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100

從小時候求學的經驗來說
100代表完整

再一個月
民國100年就要到來
明年初的活動訊息將陸續在協會網站&部落格中公告
明天中的活動也在規劃當中

明年
協會會是趨於完整的一年嗎?
拭目以待~

邀約與合作~

最近
協會陸陸續續在信箱中接到一些合作邀約

許多
也和社家一樣是默默無名的小機構

看到
大家各自的自己的角落裡發著光
覺得社家並不孤單~
更開心的是
這些同樣小小的機構
因著網路、信箱有了合作的可能性

相信
一加一會大於二

期待
未來的合作之旅!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還有一個多月。。。

還有一個多月,99年就要結束了
99......100
感覺是趨於完整的階段~

這樣的過渡階段
感覺就像最近忽冷忽熱、乾乾溼溼的天氣


明年初的活動陸陸續續要開始宣傳囉~
敬請期待!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驚訝。。。

剛剛
有人從網站中認識了我們
打電話來洽詢諮商事宜


之前
也從有人從網站中得知我們的課程訊息
自行聯繫接洽活動



雖然
了解網路的無遠弗屆
但真的發現有人因為網站而認識了社家&隨心沐語
甚至因此結緣
還是會感到驚嘆!

儘管
免費的網站功能性不足
儘管
還有許多值得調整改進之處
但感謝網站的建構
讓更多人得以認識社家~


Pinky

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新血。新力量

暑假期間
兩位心理師加入了諮商所的陣容

從參與個案研討、玩耍團體開始....
最近,也開始承接個案

越來越多人加入服務的行列
期盼也能夠帶給更多人、更好的服務!

Pinky~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秋收與沉潛。

不知不覺
再過一週就中秋了~

秋天。
代表秋收,是收穫的季節

協會也許看似沉潛
卻悄悄地
回顧這一年和創會一年多來的服務
準備
明年度的年度計畫與方案

在尚未執行完今年度的計畫之時
馬不停蹄
規劃明年的藍圖


來年。
社家協會會是怎樣的面貌呢?
誰也說不準......
就請大家拭目以待!
也祝福協會


Pinky

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命運好好玩-後現代中國命理諮商成長團體

你對命運的看法是什麼?是認命?隨緣?因果業障?還是一切天註定?
時下最夯的暢銷書「秘密」及「吸引力法則」怎樣去理解及運作?
相信中國的命理嗎?

中國命理的本質內涵是「天人合一」,
是指每個人都對自己想活出怎樣的命運版本,擁有選擇與決定的自由,
用後現代與敘事的用語來說,
就是可以和自己的命運去重新建構一個「較期待的理想關係」,
和「較期待的命運自我認同」。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場大戲,而你是演出你命運的演員,
你相信在你的命運背後,
有個編寫好的命運劇本和命運導演嗎?
如果有,那麼劇本是誰寫的?導演又是誰呢?

課程將透過後現代心理諮商、新時代身心靈觀念及道家哲學思想究竟的視野,
帶我們進入中國命理思維的世界,共同探究及改變命運的奧秘。
並將告訴你如何有效的運用命理的預測訊息,
來幫助我們做最好的決定和判斷,
實踐中國命理哲學的「我命在我 不在天」、
「知命掌運,認識定數,掌握變數」。
 讓你拿回命運的主權,並且和自己個人專屬的命運導演,
重新建構較期待的理想關係,協同創造重寫生命的劇本。


【進行方式】
老師將本著其在後現代心理諮商浸潤多年及諸多的教學經驗,
將後現代諮商治療的精神與對話,運用於此成長團體中,
藉由經過設計的問話,引領學員思考自己與命運的關係,
並與伙伴及帶領老師們交流、對話,
期待透過團體的互動及相互豐厚,協助大家建立屬於自己的、有力量的命運觀!



【課程內容】
一、               天人合一:你和命運的關係
二、               知命掌運:認識定數,掌握變數,逢凶化吉
三、               貴人自己造,小人自己養:吸引力法則和信念創造實相
四、               命運導演的智慧:福至禍伏,禍至福倚



【講師介紹】
劉冠老師在看待命理現象上擁有獨到特殊的思維力量,且兼具後現代諮商之開放對話的態度,基於此,本會秘書長酆巧玲老師屢次力邀冠老師,而冠林老師終能在百忙中開設一個四次的成長團體,如果您也喜歡成為自己命運的掌舵者,渴望成為自己人生的導演和創作者,歡迎您和我們一起來,感受並學習後現代命理的思維,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劇本,寫出屬於自己的命運方程式!

劉冠林老師 
    歷:  文化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任:  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與家庭關係促進協會團體課程講師暨諮商師 / 賽斯文化心靈輔導員培訓課程講師 / 板橋社區大學課程紀錄片導演
    任:  萬芳醫院社會工作室合作取向訓練講師及督導 / 馬偕醫院社工人員敘事治療練功團體帶領人 / 大同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社工人員督導 / 專業助人者身心靈覺察與整合團體督導 / 後現代命理諮商同儕督導團體帶領人 / 後現代靈性修行實踐團體帶領人 / 社團法人中華危機管理協會執行秘書   
    長:  後現代命理諮商、敘事治療、合作取向治療 / 新時代身心靈實踐團體帶領及督導 / 研究中國命理紫微斗數、子平八字、姓名學、占卜多年



酆巧玲老師
    歷:  美國聖地牙哥大學諮商心理輔導碩士 
   照:  諮商心理師
    任:  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及家庭關係促進協會秘書長、隨心沐語心理諮商所負責人、北部多個縣市之社會福利機構與社會局(處)心理諮商服務、成長團體帶領、文化大學敘事治療初階訓練工作坊、社福機構外聘督導
    任:  美國洛杉磯西南區家庭服務中心諮商師、助人實務工作年資超過十多年
    長:  敘事取向諮商   


【課程訊息】
對 象:對命理訊息、概念、或相關術語有興趣,想進一步了解,並探究不同可能性,建立更有力量的命運觀的伙伴。
人 數:滿六人開課。
日 期:99/9/2110/510/1910/26(皆為週二晚上),共4次團體。
時 間:晚上6:309:30
地 點: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及家庭關係促進協會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84樓(近辛亥路口)
 (臨近捷運科技大樓站、國立教育大學約5分鐘距離)
費 用:3600/ (8月底前、三人集體完成報名者九折)



【報名方式】
1.  即日起接受報名,至99910(),人數額滿為止。
2.  填寫報名表並e-mail tacf@twtacf.org.tw 或傳真02-2735-4737這個 E-mail 地址已經被防止灌水惡意程式保護,您需要啟用 Java Script 才能觀看 社 家協會。(主旨:報名命運好好玩成長團體
3.  報名轉帳戶名: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與家庭關係促進協會
(臺灣銀行004)帳號:270-0010-0028-5
4.  轉帳後請將帳號後四碼與姓名、聯絡方式用e-mail、傳真或電話方式告知,以確定報名成功。 
5.  確認轉帳成功後將以e-mail發送『報名完成通知』,如未收到請來信詢問或電洽02-2738-8415(社家協會)。若未能開課,亦將於上課前一週通知。
6.  如未能開課,將全額退費。若繳費後因故無法參加,請務必於開課前兩週通知,將予以退費,唯酌收兩百元行政處理費。


2010年8月5日 星期四

一歲生日

七月份
悄悄地
協會邀請了工作人員與親朋好友
簡單的辦了個慶生會

一歲了
一起當初的早創與這一年的點滴
真的要感謝許多人的支持與付出
期盼
在未來的一年裡
協會可以更加茁壯!



關於慶生會的照片
請上臉書欣賞:)

Facebook開張囉!

協會的臉書開張囉!!!

搜尋"社家協會"就可以成為協會的好友或粉絲囉

還等什麼,快加入社家吧~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個研後的重新看見~

在一次個案研討裡
我在接案的狀況裡看見了自己的「急」與渴望「被看見」
結束後
TOTO提醒我可以重新去聽見大Pinky和小Pinky的對話......




現在的大Pinky重新去看小Pinky的渴望「被看見」

除了是排行中間的孩子之外
除了太過乖巧總不需要人擔心之外
也看見了爸爸總是將眼光放在工作和家庭之外
而媽媽總是將眼光放在自己在婚姻中的悲傷與孤獨
不希望父母擔心的小Pinky總是認真做好自己的事
也渴望藉此獲得肯定
卻陰錯陽差地因此更失去注意

但其實
現在想想
父母也不全然不在意
他們也參加過學校的家長會
面對我的考試和學校也表示支持

只是,也許
這和小Pinky期待的不同
他想要與渴望的多更多~
如果小Pinky看到大Pinky現在對其他孩子所做的
他一定會覺得很了不起,也覺得很感動!
(如果大Pinky能這樣對小Pinky就更好了^^)

他會說
「好壞對錯的評量標準不是只有一個
你覺得OK、孩子也沒有不OK就好啦~
也許別人沒有看見你的付出與努力
那麼我來看見和肯定吧
就像你看見和照顧我一樣
我們就當彼此最好的夥伴吧!」

「好啊~
當彼此的夥伴
那我去諮商時就帶著你一起去喔~
如果我對自己嚴格批判
如果我忘記要做自己
記得要提醒我放慢腳步
也多給我鼓勵和肯定
好嗎?(打勾勾~~)」





By Pinky~

後現代敘事取向讀書會

炎炎夏日好讀書,從八月起,每個月中的星期二晚間6:30-9:00,邀請喜歡後現代敘事取向的您一同來社家協會共同閱讀敘事好文,看見自我與他人。



 希望~透過閱讀後現代敘事取向的中英文文章與書籍篇章,淬煉敘事心法與功夫,並將文獻閱讀結合團體活動,陪伴自我與彼此的心情,整理生活的故事,擴展生命的視野。

 方式~每次團體前閱讀好團體共同決定出來的文章,平日嘗試將文章閱後之自我感受與體會運用書寫、錄音、錄影、繪畫等方式紀錄下來,每次團體以文章片段選粹、記錄分享、訪談與對話、小組活動等更細細地經驗與學習。



閱讀文獻:

 說故事的魔力:兒童與敘事治療,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艾莉絲.摩根Alice Morgan,心靈工坊。

 敘事治療的工作地圖,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張老師文化。

 其他敘事相關書籍或期刊文章。



【讀書會發想者 介紹】酆巧玲 諮商心理師

學 歷:美國聖地牙哥大學諮商心理輔導碩士

現 任: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及家庭關係促進協會秘書長

隨心沐語心理諮商所負責人

北部多個縣市之社會福利機構與社會局(處)心理諮商服務、成長團體帶領、文化大學敘事治療初階訓練工作坊、社福機構外聘督導

曾 任:美國洛杉磯西南區家庭服務中心諮商師

助人實務工作年資超過十多年

專 長:敘事取向諮商







【課程訊息】

對 象:曾對敘事取向有接觸、並想對敘事治療有更進一步認識的伙伴。

人 數:4-8人。

時 間:8/17.9/14.10/12.11/2(二)四次,晚上六點半至九點。

地 點: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及家庭關係促進協會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8號4樓(近辛亥路口)

(臨近捷運科技大樓站、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約5分鐘距離)

費 用:特惠價~2000元/人,不另享報名優惠。

(費用20% 將作為社家協會場地清潔等行政協助用)。



【報名方式】

1. 即日起接受報名至8/3(二),人數額滿為止。

2. 填寫報名表並e-mail 至tacf@twtacf.org.tw (主旨:報名後現代敘事取向讀書會),或傳真報名表至社家協會02-2735-4737。

3. 協會收到報名資料後將通知繳費,請於一週內繳費,以保留課程名額。轉帳戶名: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與家庭關係促進協會 ,(臺灣銀行004)帳號:270-0010-0028-5。

4. 轉帳後請將帳號後四碼與姓名用e-mail、傳真或電話方式告知,以進行款項查詢。

5. 確認轉帳成功後將以e-mail發送『報名完成通知』,如未收到請來信詢問或電洽02-2738-8415(社家協會)。若未能開課,亦將於上課前一週通知。

6. 如未能開課,將全額退費。若繳費後因故無法參加,請務必於開課前兩週通知,將予以退費,唯酌收兩百元行政處理費。



【報名表】

後現代敘事取向讀書會 報名表

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日:

市話 : 手機:

e-mail:

服務地點: 職稱:

就讀學校: 系所名稱(年級):

您如何得知此課程訊息:

□協會網站 □公益資訊網 □心理諮商資訊網 □朋友介紹 □其他 __________

對課程的期待: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活動快訊~「臨終陪伴之靈性成長團體」

臨終陪伴之靈性成長團體


人生在世,終臨死別,當我們面對家人至親的遠離,難免會有悲傷、恐慌、不捨、憤怒...等難以接受的複雜情緒;而臨終的過程,就像靈魂準備遠行,逐步地告別親友,漸行漸離...。

如何陪伴能讓臨終的親人不恐懼死亡?又如何陪伴自己與仍在世的親人走過悲傷?我們該如何跟親人道別?想用什麼方式道別?什麼時候準備道別?這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課題。



冠林老師的父親在過世前兩年罹患了失智症,在這兩年裡,老師以後現代合作取向和敘事治療的思維與對話方式,凝聚了全家人對父親臨終陪伴的共識,建構了讓父親好走、家人安心的歷程,改寫並創造了不同的結局,讓父親在走完此生最後一刻時,生命得到真正和徹底的尊重。

冠林老師相信人都有「好走」的福報,但卻經常被世俗的人、事、物干擾而沒機會兌現。課程中,老師將分享自己與家人陪伴父親臨終的過程,並帶領大家學習如何與自己家人對話,建構共同意圖,完成共同決定和行動,創造出不一樣的故事、意義及可能性。



【講師介紹】劉冠林 老師

學 歷: 文化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現 任: 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與家庭關係促進協會團體課程講師

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與家庭關係促進協會諮商師

板橋社區大學課程紀錄片導演

曾 任: 萬芳醫院社會工作室合作取向訓練講師及督導

馬偕醫院社工人員敘事治療練功團體帶領人

大同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社工人員督導

專業助人者身心靈覺察與整合團體督導

專業助人者之合作取向讀書會帶領人

專業助人者敘事治療取向同儕督導團體帶領人

後現代命理諮商同儕督導團體帶領人

後現代靈性修行實踐團體帶領人

專業助人者命理諮商及個別晤談

傑出公共關係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督導

社團法人中華危機管理協會執行秘書

專 長: 後現代命理諮商、敘事治療、合作取向治療

後現代取向治療之訓練團體帶領、課程講師、督導及晤談

「新時代身心靈成長與實踐」之團體帶領及督導



【講師介紹】酆巧玲 諮商心理師

學 歷:美國聖地牙哥大學諮商心理輔導碩士

現 任: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及家庭關係促進協會秘書長

隨心沐語心理諮商所負責人

北部多個縣市之社會福利機構與社會局(處)心理諮商服務、成長團體帶領、文化大學敘事治療初階訓練工作坊、社福機構外聘督導

曾 任:美國洛杉磯西南區家庭服務中心諮商師

助人實務工作年資超過十多年

專 長:敘事取向諮商







【課程訊息】

對 象:家人正在面對老病死的議題,對家人生命有擔心,或對臨終議題有興趣的朋友。

人 數:6-14人。

時 間:7/24(六)、7/25(日),10:00~17:30,共計12小時。

地 點: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及家庭關係促進協會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8號4樓(近辛亥路口)

(臨近捷運科技大樓站、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約5分鐘距離)

費 用:推廣優惠價~3000元/人。



【報名方式】

1. 即日起接受報名至 7/11,人數額滿為止。

2. 填寫報名表並e-mail 至tacf@twtacf.org.tw (主旨:臨終陪伴之靈性成長團體),或傳真報名表至社家協會02-2735-4737 。

3. 協會收到報名資料後將通知繳費,請於一週內繳費,以保留課程名額。轉帳戶名: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與家庭關係促進協會 ,(臺灣銀行004)帳號:270-0010-0028-5。

4. 轉帳後請將帳號後四碼與姓名用e-mail、傳真或電話方式告知,以進行款項查詢。

5. 確認轉帳成功後將以e-mail發送『報名完成通知』,如未收到請來信詢問或電洽02-2738-8415(社家協會)。若未能開課,亦將於上課前一週通知。

6. 如未能開課,將全額退費。若繳費後因故無法參加,請務必於開課前兩週通知,將予以退費,唯酌收兩百元行政處理費。



【報名表】

臨終陪伴之靈性成長團體 報名表

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日:

市話 : 手機:

e-mail:

您如何得知此課程訊息:

□協會網站 □公益資訊網 □心理諮商資訊網 □朋友介紹 □其他 __________

對課程的期待:

活動快訊~「愛情關係中的自我貼近」

去年詢問度很高的親密關係團體又來囉~
這次不要再錯過了!







愛情關係中的自我貼近




愛情的親密關係令人著迷,卻也常令人心碎,亙古以來無數的愛情故事,卻未必是我們想要的版本。到底他還愛著我嗎?我倆到底算不算情人? 我為何情願癡癡地等待他的回應? 既然相愛容易,為何又會相處難?我們的愛要如何繼續?明知道分手如此痛,為何我卻依然如此選擇? 我到底該如何是好?…



我們將以四次的團體,在「後現代敘事諮商取向」溫柔與支持的氛圍下,加上小團體活動、心靈圖卡、敘事對話、靜默與肢體伸展等方式,細細的陪伴每一個生命,好好去貼近自我在愛情中的渴望,並試圖探尋屬於自我的感情步調,譜出自我較為期待的愛情關係舞曲。



講師愛情故事小分享:

「近來一次,在面對家庭事件上,我對先生沒說甚麼的行為感到難過與生氣,在獨自靜默與心靈圖卡的陪伴下,我感到較有力量去嘗試敘事的問話。我將問題命名與外化地自我對話,先生貼心的靠近沉靜中的我,我提議先生一同來看看「不說話」的故事,並將它造成的個人感受與夫妻感情的影響好好探究一番。後來,我們發現原來「不說話」也是一種愛的表現,原來有「不說話」的存在,家裡的和諧關係與愛意能夠被保有,而在我更清楚「不說話」的多元意義並感到較有力量之時,奇蹟的是,先生似乎也找到方式可以克服「不說話」,而告訴我他內在近來在這家庭事件面對上的一份渴望,透過他的訴說,我似乎更清楚在此當中,如何同他去走這事件的處理了,相擁而笑繼續牽手邁向家人,也變得更容易些~」







【講師介紹】酆巧玲 諮商心理師

學 歷:美國聖地牙哥大學諮商心理輔導碩士

現 任: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及家庭關係促進協會秘書長

隨心沐語心理諮商所負責人

北部多個縣市之社會福利機構與社會局(處)心理諮商服務、成長團體帶領、文化大學敘事治療初階訓練工作坊、社福機構外聘督導

曾 任:美國洛杉磯西南區家庭服務中心諮商師

助人實務工作年資超過十多年

專 長:敘事取向諮商







【課程訊息】

對 象:期待能對自己的伴侶(愛情)關係有更多瞭解的人。

人 數:4-8人。

時 間:7/15.7/29.8/12.8/26(四)7:00~9:00 p.m.

每次兩小時,共計四次。

地 點: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及家庭關係促進協會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8號4樓(近辛亥路口)

(臨近捷運科技大樓站、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約5分鐘距離)

費 用:推廣優惠價~2000元/人。



【報名方式】

1. 即日起接受報名至7月1日(四),人數額滿為止。

2. 填寫報名表並e-mail 至tacf@twtacf.org.tw (主旨:報名愛情關係中的自我貼近),或傳真報名表至社家協會02-2735-4737 。

3. 協會收到報名資料後將通知繳費,請於一週內繳費,以保留課程名額。轉帳戶名: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與家庭關係促進協會 ,(臺灣銀行004)帳號:270-0010-0028-5。

4. 轉帳後請將帳號後四碼與姓名用e-mail、傳真或電話方式告知,以進行款項查詢。

5. 確認轉帳成功後將以e-mail發送『報名完成通知』,如未收到請來信詢問或電洽02-2738-8415(社家協會)。若未能開課,亦將於上課前一週通知。

6. 如未能開課,將全額退費。若繳費後因故無法參加,請務必於開課前兩週通知,將予以退費,唯酌收兩百元行政處理費。





【報名表】

愛情關係中的自我貼近 報名表

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日:

市話 : 手機:

e-mail:

您如何得知此課程訊息:

□協會網站 □公益資訊網 □心理諮商資訊網 □朋友介紹 □其他 __________

對課程的期待:

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

「另類生涯處境」塔羅隱喻工作坊

您的生涯走在什麼位置上?

是走在生涯抉擇的十字路口上,或是對前途感到茫然模糊?

本工作坊將透過塔羅、隱喻、書寫、對話

協助您重新看待自己的生涯處境

思考後重新再出發



 6/17(四)19:00-21:30 塔羅隱喻當下生涯處境-抽一張+繪畫+敘說。

 6/24(四)19:00-21:30 我的生涯道路-書寫與對話。

 7/4 (日)9:30-16:30 生涯格局排列

                    (1)象徵元素運用。

                    (2)牌陣使用(連結重要他人),集體故事敘說。


【講師】陳則茵 社工師

【活動對象】一般大眾,4-8人。

【活動地點】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及家庭關係促進協會(社家協會)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8號4樓

【報名注意事項】

1. 費用:單次500元/人(7/4算兩次課程),可單次報名單次繳費,一次繳清全額者享95折優惠。

2. 第一次報名需於開課前兩週完成報名繳費(名額有限,以先報名繳費者為優先),如未能開課,將全額退費。若繳費後因故無法參加,請務必於開課兩週前通知,本會將予以退費,唯酌收兩百元行政處理費;若未能於開課兩週前通知者,將不予以退費。

3. 每次上課需預繳下一次的課程費用,若人數不足則暫停課程,預繳之費用則保留至下次課程。若保留2次後因人數不足均未能開課,則退還預繳之費用。

4.如有疑問,請來電洽詢。

【報名方式】

1. 即日起接受報名,人數額滿為止(完成繳費者才算完成報名手續)。

2. 填寫報名表並e-mail至tacf@twtacf.org.tw或傳真至(02)2735-4737「社家協會」。(主旨:報名2010社區系列課程:塔羅隱喻)

3. 報名繳費戶名: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與家庭關係促進協會 ,(臺灣銀行004)帳號:270-0010-0028-5。

4. 轉帳或劃撥後請將姓名與帳號後四碼(轉帳者)以e-mail、傳真或電話方式告知。

5. 確認收到報名費後將以e-mail發送『報名完成通知』,如未收到請來信詢問或電洽02-2738-8415(社家協會)。若未能開課,亦將於上課前一週通知。



【報名表】

2010社區推廣系列團體課程 報名表

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日:

聯絡電話:

e-mail:

緊急聯絡人姓名: 關係:

緊急聯絡方式:

報名主題:

報名課程日期:

您從何處得知此活動訊息:

□協會網站 □公益資訊網 □朋友介紹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

請用一兩句話說說您對本課程的期待:

創辦人暨協會秘書長來說說話

巧玲一直很想跟大家說說話
讓大家更知道協會的故事
不僅了解、也見證協會的點點滴滴!

以下是志工聿如訪問巧玲的內容
跟大家分享~



Q:怎麼會想創立協會?



A:我想是自我實現的力量促使我創立協會,不過一開始目標並不明確,直到一年多前與其他幾位諮商師成立了一個心理工作室後,因為工作室的營運並不順利,我才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覺得自己不是只想做收費的諮商服務,更希望能協助那些社會上缺乏資源、需要幫助的人。


去年3月,我開始思考助人工作應該可以更有創意、從需求中研發方案,並找資源來完備方案。從美國回到台灣後的這幾年,我一直不斷地在學習新的事物,看到台灣現有的社會福利體制,我認為有些方案可以設計得更有創意,也可以開發連結,讓服務能更貼切需求層面,協助受害者在心理諮商服務外能自己找到生命的力量。舉例來說,透過方案,我們可以結合資源辦理三天兩夜的農場生態之旅,讓親子關係藉由輕鬆、愉悅的家庭生活經驗得以修復、成長。


然而我發現在國內,我們很難去改變現有的社會福利體制及現況,心理工作室也不是唯一的選擇。那時我心想為什麼不做非營利的服務呢?這也才發現自己長久以來一直致力服務的機構,都是非營利機構。那麼自己是否也有機會從事非營利性的服務呢?後來有機會上了敘事的成長課程後,確定了未來十幾年非營利服務就是自己想做的事。


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深信社區健康包含家庭和諧,而這又與家庭中的每位成員息息相關。順勢而流、順理成章,在社區和家庭之中我看到了需求和自己想做的東西之間還存在著很大的落差,我思考美國可以做到的福利服務,為何我們做不到,因此我希望能發展適合本地的非營利服務。



Q:創立協會的心路歷程為何?


A:在確立自己的目標後,我知道陪伴、協助性的工作需要一個平台。因此從去年4月起,我們開車找遍了台灣北中南部等各地的親友們,陸續號召了很多人來連署成立了全國性社團。當時我們的會費很少,協會也沒有什麼資金,所以沒有多餘的預算去僱用正式的工作人員。剛開始協會主要是由幾位專業人員及志工所組成,直至去年年底志工才退出。其他參與的工作人員大約有十幾位,會務志工加上我自己有四位,平常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工作之餘,才利用空檔相約見面或以email討論協會的事務,就這樣一步一步地建構協會未來要走的路、方向、及方案。創辦初期主要是服務弱勢兒童、助人工作者、提供諮商服務,並在這過程中慢慢發展會務、申請方案。也很幸運透過自己在基隆的資源,成立了基隆家暴服務處。


依內政部規定,一個組織需要參加過許多的會議才能申請立案。為了申請立案,從去年4月起我們參與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會議、處理了許多繁雜的會務,而當時我們的辦公地點是自己的住的地方,因此有許多的不便。後來,我思考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協會總是要生存,也需要有一個可以方便辦公的工作環境,心想或許可以試試看將住的地方改成辦公室。協會辦公室便於去年7月12日起正式成立。


一開始大家每月僅領有兩千多元的薪資,幸好辦公地點的屋主因為支持我們的創辦理念而不予以收費、願意無償借用辦公室,讓我們有空間可以工作及辦理團體活動,進而聘用更多的工作人員;有些傢俱也是之前工作室的同事們在工作室解散後捐出來的;理監事也贊助水電、瓦斯費用。在此要特別感謝我的婆婆,也就是屋主,願意支持媳婦想做的事,捨棄了原本一個月可以收取2-3萬的房租費,沒有將房子出租出去,提供房子讓我們做為辦公室。未來很希望我的婆婆能成為協會的榮譽理事長,同時,也非常感謝我先生的支持與體貼,記得他說:「能夠讓老婆用我從小到大生長的地方孕育自己想做的事,是件很有意義的事,看到老婆開心我也開心啦!」。



Q:對協會目前的想法與期許為何?


A:就協會目前的服務方向而言,我認為每一塊都有可能性,所以不會受限於只能做某個領域。例如在被害人的後續追蹤服務中,我們可以從服務案家中去發掘他們的生命故事,而這些故事可以被流傳,或許這些當事人有力量透過自己的故事來協助其他的人,這是很有意義的,也需要一個更賦予創意的平台。


對我來說它已經不是一份工作,因為並沒有什麼收入,有時能領個津貼就已經是很好的了。而工作人員即使有領薪水,也是像志工一樣(志願在做一份工作),發自內心想和大家一起做志工的工作,彼此互相珍惜、感謝、及尊重。在這裡,志願來、志願去,每個人想獲得的東西都不同;重要的事如何做能讓自己最欣賞自己、思考怎麼做對協會是最好的? 有些人可能追求的是和大家相處愉快的緣分,有些人可能致力於如何讓案家看到生命的力量以及如何陪伴他們。我期許自己雖然身為一個管理者,但是不會用權力去壓制別人,而是盡自己所能的協助這些社會上需要幫忙的人,為他們做些什麼。


我希望自己及每位工作人員都有自己的立足點,而不是被擺設的棋子。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心願,而那個心願的重要性對我而言會是一個很好的回饋;期盼大家的心中都有志氣、有願望,讓我們的社會更好。即便有一天無法繼續在協會工作,也能保留美好的回憶。同時,也要時常檢視自己是否喜歡這份工作以及當初為什麼要做這份工作、自己的心願是什麼? 自己的心願及理念和協會是否相同? 期許每位工作人員都可以說出自己的心願。


今年年初,協會爆增了許多正式人員。飲水思源頭,協會能在這麼有限的資金及人力下持續成長、慢慢上軌道,並取得政府的信任,真的要感謝這一路上有許多人默默地支持、付出。同時也要感謝所有的工作人員協助協會的運作、開銷,因為會務運作正常,我們才能順利取得政府單位的信任。我想自己是很渺小的,若非他人(公部門、理監事、社工、志工、案家),協會根本無法成立。在此,不但是想感謝大家,也提醒我自己,已經工作十幾年了,還能做些什麼,對自己能有所交代,不然會感到後悔。對我來說,心願即使是小小的也很好,有夢想就放手努力前進吧!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一起用好玩的「哇~卡」來學敘事!

~本課程申請諮商心理師繼續教育學分中~

還在等什麼?
快邀朋引伴一起來吧!




  好玩的敘事治療工作坊-用「哇~卡」來說生命的故事!


        「哇~卡」是一套「創造新故事的問題思考卡片」,是黃錦敦、林祺堂兩位諮商心理師以敘事治療為基礎所創作的問話卡片,期待透過有趣又實用的方式,給出好的陪伴品質。「哇~卡」能協助人們在想被陪伴時,跳脫出原本受困的舊故事,說出符合內在渴望且活出有力量的新故事。

        「哇~卡」是實踐說出好故事的一種可能,然而提問背後「對人性價值的尊敬」更是敘事治療哲學觀所看重的。若您也可以嘗試活在敘事的尊重與「哇~卡」的提問裡,相信您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本次工作坊將以卡片為媒介,透過遊戲、討論、實務演練等方式,學習敘事治療的哲學觀以及敘事治療實務。藉由好玩又有深度的學習讓大家更靠近「敘事」,更能體驗會到敘事的精采,也進而提升運用敘事的能力,為生命故事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不論您對敘事的瞭解有多少,您都可以從「哇~卡」中對敘事有新的瞭解與看見。所以,只要您對敘事治療或「哇~卡」有興趣,期待在個別諮商、團體諮商、督導、自我督導與自助式諮商中帶出新的可能性,都歡迎您來與我們一同玩出「生命的意義」!







還是對「哇~卡」有些不瞭解嗎?那麼我們來看看這個用「哇~卡」寫出的美麗故事:

幾個月前,兒子上三年級,換了新同學、新老師、新安親班老師,遊戲的時間減少了,課業變多了。面對這樣的轉變,兒子情緒顯得很不穩定。在安親班和老師嗆聲,和同學衝突,前天甚至鬧脾氣拒絕跟我回家,

這樣的狀態持續大約兩週了,我也開始變得不耐煩,開始用更強硬的態度想讓兒子屈服,但是兒子很堅持,不願意妥協,持續鬧脾氣。我的處理方式不僅沒有讓兒子狀況穩定下來,還讓我開始厭惡自己對孩子兇惡的嘴臉。

那天,我從屏東準備回安親班接孩子,但一想到孩子最近的狀況,就開始煩躁起來。突然想到用自己最近和祺堂創作的「哇~卡」,我就隨機抽出幾張卡片,開始自我對話:



我抽到的第一張卡片的問題是:

【在故事裡,如果發生了什麼,你連做夢都會笑?】



看到問題,我就笑了,我就拿出紙筆用書寫來回應,我寫下:

如果這件事情,孩子學習到怎麼面對適應上的困難,然後試著解決,而當爸爸的我,來支持孩子這個學習,那我會很滿意,很滿意的。



接著抽出第二張卡片:

【如果你是編劇,這樣的劇情安排,是想讓主角學習到什麼?】



我的回應是:

想讓我學習到怎麼陪伴孩子,去面對「堅持與適應」這個議題吧!



第三張卡片:

【不管結果如何,現在的你想用什麼姿態來面對?你覺得這對你的重要是什麼?】



我的回應:

當爸爸的我,也要知道如何堅定的站著,讓孩子知道爸爸相信孩子走得過這些挑戰,讓孩子學習尊重別人的同時,也不會忘記為自己發聲。不要因為孩子情緒而跟著不穩,當個「腳步穩定」的爸爸,我會感到滿意。



經過這一段對話,其實才短短十分鐘左右,但我整個心就開始安靜下來,內在有個空間被喚醒了,內在空間大了,許多的能力和可能性就跟著來了。



錦敦 於 九十八年 冬 ~





【講師介紹】黃錦敦 ・ 敘事取向諮商心理師

高師大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目前為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聘任心理師、亦為相關社福單位、教育機構之督導、專業訓練講師、團體帶領人、及諮商師。關於錦敦敘事實踐的的點點滴滴,可以參閱部落格:「敘事 咖啡 屋—敘事治療的實踐場」http://blog.xuite.net/blackgrace/forest



課程詳情請參考協會網頁http://twtacf.org/

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NEW社家~

                           


















原本兩片木門擋住了辦公空間

客人來要打個招呼都有些困難



















門片搬開後清爽不少



















位置做了點調整後
助理和社工都可以在這裡辦公囉~

新的辦公室新氣象
相信協會會務會蒸蒸日上!


Pinky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新氣象

昨天搬開了幾片木拉門
整個空間更開闊了
為了下週的新伙伴
協會也準備添購辦公桌椅

協會
一點一點在轉變
希望在這樣的轉變中
我們仍能保有大家喜愛的部分
不論是環境的舒適性或是其它

ps.佈置完應該把照片放上來跟大家分享~



Pinky

2010年3月13日 星期六

北縣高風險方案

年前TOTO看到這個方案

發現這和社家的理念很接近

-以一個「家庭」為單位提供專業服務

所以我們便毫不猶豫地開始討論內容、撰寫方案計畫

TOTO四處探聽之下發現做這個方案的機構並不多

儘管北縣遼原十分廣大

我們應該也可以為一塊地方做些什麼吧

那就從有需求、但沒有服務的地方嘗試起吧



匆匆趕完方案

經過幾次修改調整

總算及時送出計畫

縣府承辦督導提到要我們到縣府做會報

說明、介紹我們的方案內容

也針對與會專家的提問答覆

於是我們開始準備會報內容、做適當的分工



會報當天只有四個機構參與

沒沒無名的我們名列最後

在漫長的等待之後終於等到我們了

簡要的報告過後

與會專家提出許多意見與問題

有肯定、有提醒、也有質疑

許多和對社家的不瞭解有關

在有限的時間裡TOTO匆匆回應了相關問題

會報就這麼結束了

「原來計畫會報是這個樣子啊~」我心想…


會報過後不太有把握的我們

隨著年假、開工、春酒……時間慢慢流逝

「北縣方案應該沒有了吧」我們這麼說著

準備繼續往前邁進

「等協會多些經歷再試試吧~」

「但為何連個回覆的公文都沒有呢?」

我有點不解,卻也沒放在心上

突然

上週三上班時聽到方案通過的消息

一整個震驚

「什麼?!北縣方案過了?!」

「GOD~」

有種不敢置信的感覺

協會又要忙碌起來了

TOTO趕忙急聘社工

我則修正計畫方案

今年社家會更熱鬧吧

也會,服務更多更多需要的民眾!

2010年3月11日 星期四

分享好文~「自以為是之外的故事,更美」

自我為是之外的故事,更美



以下是近來我與相關助人工作者的跌倒與學習爬起來的歷程…

一個遭受到父親行以亂倫的孩子,安置一年後,助人者間爭吵著自以為是的新的安置計畫,A說孩子終究是與家人離不開的也將要學習面對父親,因而應該返家; B說要讓孩子學習面對無法永久躲避於安置機構的現實,所以要返家;C則認為父親難以改變又不肯配合處遇計畫,不如找親戚接手照顧好了;D急忙喊說不行不行,一定不能讓孩子返家再次遭遇不幸啊,要永久安置機構;E說…


每個人都在關心這個孩子,都在想怎樣對孩子是最好的安排,每個人都很想說話…


就是孩子的聲音沒機會被說,也沒有人記得要去聽


當我們披著愛與正義之名,行自以為是的行為或主張,說著是為對方好,拿著假以正義的一隻旗竿,搖旗吶喊,倘若沒有謙卑的耳在聆聽,沒有感動的心在懂想說的渴望,這樣的愛與正義之行,不也是在行另一種的重複性的壓制?


而當我們吵得不可開交之時,吵破了頭,爭論著怎樣才是最好的,卻始終找不到絕對的完美的解答,誤會著對方都不夠用心不夠專業,一股無力感壓得喘不過氣來時


一個帶著溫柔與好奇心的問題:「怎麼會想如此安排? 這樣的想法可以多說一些嗎?」,一個帶著欣賞眼光的回應: 「感到你在用心想幫助這個孩子,你在努力想如何可以幫助她」,一個邀請孩子說話的願意: 「我們怎麼安排與計畫是你較期待的? 怎樣做對你來說是有幫助的? 這樣做你覺得如何?」


這樣的敞開心的對話,不容易產生,卻能看到彼此,也讓我感到更喜歡自己與我的專業,


我深深期盼,別再被急躁和假設態度給忘卻了,不斷地,學習落實…




酆巧玲  諮商心理師  本會秘書長






~原文刊載於行政院人事局「公務人員網路諮商服務網」97年11月號電子報。~

分享好文~「我和我相遇在敘事的天空」

我和我相遇在敘事的天空

自從學習敘事、接觸敘事治療以來,對自己的生活、生命與工作,都有重大而深刻的影響,彷彿開了一扇窗、一道門,讓我看見更大的世界,走進更美的花園,讓我遇見自己,認識自己,也看見身邊的人,來談的人,看到我們在生命中面臨的辛苦與掙扎,看見我們在面對生活磨難的同時,所付出的努力與不簡單,也看到在醫療環境中,除了診斷和病名之外的天空。

對我來說,敘事治療不只是治療,不只是一個理論或學說,更不只是說故事,對我來說,敘事治療是一種生命觀、哲學觀,是我們面對人、面對生命的方式,是我們看待人,看待自己,看待生命中種種挑戰與難題的方式。


在以往的訓練與學習裡,總讓人感覺人是被環境掌握、受疾病影響、無力的,自我認同是受過去經驗決定而無法改變的;和敘事相遇之後,才知道,原來人不是無力、也不是可憐的,相反地,人是有力量、也持續不斷在努力的,面對生命的難題,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在生存著,每個人的課題不同、挑戰不同,也用屬於自己獨特的方式在面對著;我們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只是我們不一定有機會說,有機會聽,也不一定看得到自己和別人身上的力量,特別是當我們被問題困住、卡住,感覺和問題糾結在一起的時候,往往就感受不到自己的力量,力量也發揮不出來了;敘事治療裡的外化精神,充份地將人與問題分開來,讓人不再等同於問題,不再將人與問題畫上等號,而讓人有機會好好看到所謂「問題」對自己的影響,以及自己是如何努力在面對問題的。


透過敘事的外化,我看到主流文化對我的影響、宰制,看到小時候的生命歷程裡,我是怎麼開始相信自己是不夠好的,而又怎麼在這樣的相信下,一路走來;透過外化,我看到不同診斷下的生命,看到診斷之外的天空,也看到診斷和病名如何影響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班級,甚至一個社會;透過外化,我懂得將人與問題分開,不再被問題牽著走,也不再被問題嚇著,相反地,我學會慢慢地、細細地、不預設立場地,去好奇當事人的生命故事,陪伴她/他探詢在種種為難、辛苦,甚至可怕的問題背後,所蘊藏的生命故事;透過外化,我看到小小的孩子,如何用自己的力量,面對大人的離去;渴望被愛、被重視的孩子,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被忽視的抗議;年輕的學子,如何在升學至上、分數唯一的學校和家庭中,努力生存、掙扎;是的,我的工作情境裡,會聽到許多辛苦、可怕,甚至讓人覺得恐懼的故事,過去的我,在還沒接觸敘事治療前,也覺得「生命怎麼這麼辛苦?人為什麼這麼辛苦?」特別是在921地震後,陪伴了許多受影響的人們,更感覺人的辛苦與無奈,然而,在接觸敘事治療、自己也深深地被敘事所幫忙、陪伴後,我開始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和感觸,現在,在我的工作與生活裡,我開始感受到「人是多麼不簡單,而人的生命與故事又是多麼美、多麼豐富。」


有了敘事的哲學觀,臨床的工作不再讓我覺得辛苦、疲憊,相反地,我在許多來談著的身上,看到生命的功課、挑戰,同時,更重要的是,我也看到了生命的美妙和靈魂的力量,這是我對敘事最感謝的地方,它為我開了一扇門,一扇窗,讓我看見不一樣的自己,不一樣的別人,聽見不一樣的故事、聲音,見證不一樣的力量,讓我學會看到別人和自己身上的不簡單,讓我懂得珍惜自己和別人的生命故事,讓我在面對人生挑戰時,懂得看到難題背後的意義及意義中深藏的力量;我想,每個人都想被珍惜與了解,沒有人想被否定、誤解,我很高興,透過敘事的學習,讓我懂得欣賞自己,珍惜自己,欣賞人們在面對挑戰的同時,所付出的努力與掙扎,也很感謝,透過敘事,讓我在醫療領域裡,不再只是看到診斷和症狀,而能將人與疾病、症狀、診斷分開來,看到真正的生命,真正的靈魂。


每個人都渴望美好的生活,沒有人想要自己的生活變得挑戰、困難,可以選擇的話,沒有人願意酗酒、用藥、染上毒癮,也沒有人想要沮喪、憂鬱,我們都想過有品質的生活,但身為人身,我們總會面臨挑戰,而我們面臨的挑戰、難題都不同,不同的生命故事,不同的掙扎,就是每個人獨特的生命與力量之所在。


Michael White 曾說,憂鬱是一種抗議,抗議我們生命中可能受到的不公平對待,熙琄老師也說,憂鬱是一種邀請,邀請我們去貼近自己,照顧自己,看到自己生命中的渴望;憂鬱不是可怕的事,它是生命的情感,它邀請我們回過頭來,觀照自己,靠近自己的渴望;感謝敘事,讓我看到憂鬱的可貴,看到憂鬱底下的故事,也學會不再害怕憂鬱、沮喪、焦慮,而懂得珍惜、欣賞每個情感底下蘊藏的寶藏。


人不等於問題,人如何面對問題、問題如何影響人,才是問題,敘事教會我將人與問題分開來,讓我看到真正的人,真正的生命,引領我進入不同的世界,讓我看到主流文化對人的影響,擴展我對生命的視野,讓我不再用疾病的角度看人,也不再將人看成無力、弱勢的,它提醒了我在與人們交談、互動、工作的每一刻,都努力去看到當事人的不簡單。


衷心感謝這一世與敘事的相遇,它讓我遇見自已,讓我與久違的自己、真正的自己重逢,豐富了我這一世的旅程,讓我有機會去陪伴、照顧自己,也讓我有機會、有能量去陪伴身邊需要被陪伴、被看到、被聽到的人,衷心期望有更多人知道敘事,認識敘事,感受敘事的美好,被敘事滋養、療癒、支持。


我這麼期盼著。




程子芸 臨床心理師 獨立工作者






~ 原文刊載於行政院人事局「公務人員網路諮商服務網」97年11月號電子報 ~

2010敘事初階課程即將展開~

這個週日,敘事初階課程就要開始了~


這是今年度第一個助人訓練課程
報名情況十分熱烈
也許是年初剛結束前一梯次的敘事課程大受好評
也許也剛好搭上後現代的學習風潮
所以這個團體十分受到大家的歡迎
(也許也可以從伙伴身上多瞭解一些課程吸引他們的原因...)


由於自己深受後現代和敘事的影響
衷心期盼伙伴們都可以從課程中認識敘事、也瞭解敘事的好
來不及報名的只好等待下一梯次的活動囉~
如果對本會活動或相關課程有任何意見也請讓我們知道
這樣我們才能多多開辦大家想要的課程喔  :)

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2010社區推廣系列團體課程開始報名囉~

2010社區推廣系列團體課程


        為了提供一般社會大眾一個自我成長的機會,本會將透過專業的師資與溫暖舒適的環境,陪伴大家共同成長。因此特別規劃以下團體課程,希望民眾能透過小小費用獲得大大成長!




【課程介紹】
   
   < 面對青春期風暴之家長支持團體 >
  •  講師:酆巧玲  心理師
  • 日期及時間:4/6、4/20、5/4、5/18、6/8、6/22、7/6、7/20,週二19:00-21:00。 
  • 青春期的孩子常令父母感到頭痛,不知該如何管教與相處。透過專業心理師的帶領,我們將協助父母重新思考自己的親職角色,學習適合的溝通與互動方式,和孩子一起渡過青春期風暴。
  • 對象:育有國、高中青春期子女之家長,4~8人。


  < 婆婆媽媽心靈補給站 >
  • 講師:酆巧玲 心理師
  • 日期及時間:4/13、4/27、5/11、5/25、6/1、6/15、6/29,週二10:00-12:00。 
  • 每天面對先生、孩子、家務…一成不變的生活令你煩心嗎?你又有多久沒有為自己留點時間和空間?
  • 我們將陪伴婆婆媽媽重新看見自己的價值,活出自己。
  • 對象:每天面對家庭挑戰的婆婆媽媽們,4~8人。


  < 甜蜜新娘~新嫁娘支持團體 >
  • 講師:郭若蘭 心理師
  • 日期及時間:4/8、5/13、6/10、7/8、8/12、9/9,週四19:00-21:00。 
  • 從決定要結婚的那一刻起,繁瑣的事務、各方的意見接踵而來,在要踏入婚姻殿堂的這條路上,我們陪伴你共同面對各項挑戰,重拾新嫁娘的喜悅。
  • 對象:準備進入婚姻的新嫁娘們,4~8人。


  <「另類生涯處境」塔羅隱喻系列工作坊 >
  • 講師:陳則茵 社工師
  • 日期及時間:6/17、6/24週四19:00-21:30,
                             7/4週日9:30-16:30。 
  • 我們以塔羅牌做為另類生涯探索的媒材,隱喻當下生涯處境、工作情境、職場關係對於我們生活影響與生命意義性,讓生命開展出豐富的可能性。
  • 6/17 「塔羅」生涯處境之夜
  • 6/24 自我生涯道路書寫及隱喻之夜
  • 7/4 生涯格局排列隱喻工作坊,(一)塔羅象徵運用(二)生涯格局排列
  • 對象:一般民眾,4~8人。


  <「擺盪在親密與孤獨之間的愛情」~未婚女性支持成長團體 >
  • 講師:劉菀玲 心理師、鍾依靜 心理師
  • 日期及時間: 5/11、5/25、6/15、6/29、7/13、7/27,週二19:00-21:00。 
  • 愛情必然是完全的親密嗎?你是否也在當中感受到深深的孤獨?那愛情應該是孤獨的嗎?為何你卻又感受到兩人間甜蜜的靠近?
  • 擺盪在愛情中的親蜜與孤獨,我們將透過專業心理師的帶領,陪伴你整理妳的愛情經驗,在愛裡重新獲得力量與真正的自由。
  • 對象:18~40歲未婚女性,6~15人。


【活動對象】一般大眾,符合各團體對象者皆可報名參加。


【活動地點】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及家庭關係促進協會(社家協會)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8號4樓


【報名注意事項】


1. 費用:單次500元/人,可單次報名單次繳費,一次繳清全額者享95折優惠。


2. 第一次報名需於開課前兩週完成報名繳費(名額有限,以先報名繳費者為優先),如未能開課,將全額退費。若繳費後因故無法參加,請務必於開課兩週前通知,本會將予以退費,唯酌收兩百元行政處理費;若未能於開課兩週前通知者,將不予以退費。


3. 每次上課需預繳下一次的課程費用,若人數不足則暫停課程,預繳之費用則保留至下次課程。若保留2次後因人數不足均未能開課,則退還預繳之費用。


4.如有疑問,請來電洽詢。




【報名方式】


1. 即日起接受報名,人數額滿為止(完成繳費者才算完成報名手續)。


2. 填寫報名表並e-mail至 tacf@twtacf.org.tw或傳真至(02)2735-4737「 社家協會」。(主旨:報名2010社區推廣系列團體課程)


3. 報名繳費請轉帳,轉帳戶名: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與家庭關係促進協會 (華南商業銀行008) 帳號:143-10-000733-4。


4. 轉帳後請將姓名與帳號後四碼以e-mail或電話方式告知。


5. 確認收到報名費後將以e-mail發送『報名完成通知』,如未收到請來信詢問或電洽02-2738-8415(社家協會)。若未能開課,亦將於上課前一週通知。




【報名表】


2010社區推廣系列團體課程 報名表


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日:


聯絡電話:


e-mail:


緊急聯絡人姓名:                                         關係:


緊急聯絡方式:


報名主題:


報名日期:


您從何處得知此活動訊息:


□協會網站 □公益資訊網 □朋友介紹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


請用一兩句話說說您對本課程的期待:

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

開張了~

新年新氣象
社家的部落格誕生了~


希望未來能有機會和大家分享社家的活動訊息和心情點滴
歡迎大家有空常上來逛逛,並為我們加油打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