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NEW社家~

                           


















原本兩片木門擋住了辦公空間

客人來要打個招呼都有些困難



















門片搬開後清爽不少



















位置做了點調整後
助理和社工都可以在這裡辦公囉~

新的辦公室新氣象
相信協會會務會蒸蒸日上!


Pinky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新氣象

昨天搬開了幾片木拉門
整個空間更開闊了
為了下週的新伙伴
協會也準備添購辦公桌椅

協會
一點一點在轉變
希望在這樣的轉變中
我們仍能保有大家喜愛的部分
不論是環境的舒適性或是其它

ps.佈置完應該把照片放上來跟大家分享~



Pinky

2010年3月13日 星期六

北縣高風險方案

年前TOTO看到這個方案

發現這和社家的理念很接近

-以一個「家庭」為單位提供專業服務

所以我們便毫不猶豫地開始討論內容、撰寫方案計畫

TOTO四處探聽之下發現做這個方案的機構並不多

儘管北縣遼原十分廣大

我們應該也可以為一塊地方做些什麼吧

那就從有需求、但沒有服務的地方嘗試起吧



匆匆趕完方案

經過幾次修改調整

總算及時送出計畫

縣府承辦督導提到要我們到縣府做會報

說明、介紹我們的方案內容

也針對與會專家的提問答覆

於是我們開始準備會報內容、做適當的分工



會報當天只有四個機構參與

沒沒無名的我們名列最後

在漫長的等待之後終於等到我們了

簡要的報告過後

與會專家提出許多意見與問題

有肯定、有提醒、也有質疑

許多和對社家的不瞭解有關

在有限的時間裡TOTO匆匆回應了相關問題

會報就這麼結束了

「原來計畫會報是這個樣子啊~」我心想…


會報過後不太有把握的我們

隨著年假、開工、春酒……時間慢慢流逝

「北縣方案應該沒有了吧」我們這麼說著

準備繼續往前邁進

「等協會多些經歷再試試吧~」

「但為何連個回覆的公文都沒有呢?」

我有點不解,卻也沒放在心上

突然

上週三上班時聽到方案通過的消息

一整個震驚

「什麼?!北縣方案過了?!」

「GOD~」

有種不敢置信的感覺

協會又要忙碌起來了

TOTO趕忙急聘社工

我則修正計畫方案

今年社家會更熱鬧吧

也會,服務更多更多需要的民眾!

2010年3月11日 星期四

分享好文~「自以為是之外的故事,更美」

自我為是之外的故事,更美



以下是近來我與相關助人工作者的跌倒與學習爬起來的歷程…

一個遭受到父親行以亂倫的孩子,安置一年後,助人者間爭吵著自以為是的新的安置計畫,A說孩子終究是與家人離不開的也將要學習面對父親,因而應該返家; B說要讓孩子學習面對無法永久躲避於安置機構的現實,所以要返家;C則認為父親難以改變又不肯配合處遇計畫,不如找親戚接手照顧好了;D急忙喊說不行不行,一定不能讓孩子返家再次遭遇不幸啊,要永久安置機構;E說…


每個人都在關心這個孩子,都在想怎樣對孩子是最好的安排,每個人都很想說話…


就是孩子的聲音沒機會被說,也沒有人記得要去聽


當我們披著愛與正義之名,行自以為是的行為或主張,說著是為對方好,拿著假以正義的一隻旗竿,搖旗吶喊,倘若沒有謙卑的耳在聆聽,沒有感動的心在懂想說的渴望,這樣的愛與正義之行,不也是在行另一種的重複性的壓制?


而當我們吵得不可開交之時,吵破了頭,爭論著怎樣才是最好的,卻始終找不到絕對的完美的解答,誤會著對方都不夠用心不夠專業,一股無力感壓得喘不過氣來時


一個帶著溫柔與好奇心的問題:「怎麼會想如此安排? 這樣的想法可以多說一些嗎?」,一個帶著欣賞眼光的回應: 「感到你在用心想幫助這個孩子,你在努力想如何可以幫助她」,一個邀請孩子說話的願意: 「我們怎麼安排與計畫是你較期待的? 怎樣做對你來說是有幫助的? 這樣做你覺得如何?」


這樣的敞開心的對話,不容易產生,卻能看到彼此,也讓我感到更喜歡自己與我的專業,


我深深期盼,別再被急躁和假設態度給忘卻了,不斷地,學習落實…




酆巧玲  諮商心理師  本會秘書長






~原文刊載於行政院人事局「公務人員網路諮商服務網」97年11月號電子報。~

分享好文~「我和我相遇在敘事的天空」

我和我相遇在敘事的天空

自從學習敘事、接觸敘事治療以來,對自己的生活、生命與工作,都有重大而深刻的影響,彷彿開了一扇窗、一道門,讓我看見更大的世界,走進更美的花園,讓我遇見自己,認識自己,也看見身邊的人,來談的人,看到我們在生命中面臨的辛苦與掙扎,看見我們在面對生活磨難的同時,所付出的努力與不簡單,也看到在醫療環境中,除了診斷和病名之外的天空。

對我來說,敘事治療不只是治療,不只是一個理論或學說,更不只是說故事,對我來說,敘事治療是一種生命觀、哲學觀,是我們面對人、面對生命的方式,是我們看待人,看待自己,看待生命中種種挑戰與難題的方式。


在以往的訓練與學習裡,總讓人感覺人是被環境掌握、受疾病影響、無力的,自我認同是受過去經驗決定而無法改變的;和敘事相遇之後,才知道,原來人不是無力、也不是可憐的,相反地,人是有力量、也持續不斷在努力的,面對生命的難題,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在生存著,每個人的課題不同、挑戰不同,也用屬於自己獨特的方式在面對著;我們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只是我們不一定有機會說,有機會聽,也不一定看得到自己和別人身上的力量,特別是當我們被問題困住、卡住,感覺和問題糾結在一起的時候,往往就感受不到自己的力量,力量也發揮不出來了;敘事治療裡的外化精神,充份地將人與問題分開來,讓人不再等同於問題,不再將人與問題畫上等號,而讓人有機會好好看到所謂「問題」對自己的影響,以及自己是如何努力在面對問題的。


透過敘事的外化,我看到主流文化對我的影響、宰制,看到小時候的生命歷程裡,我是怎麼開始相信自己是不夠好的,而又怎麼在這樣的相信下,一路走來;透過外化,我看到不同診斷下的生命,看到診斷之外的天空,也看到診斷和病名如何影響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班級,甚至一個社會;透過外化,我懂得將人與問題分開,不再被問題牽著走,也不再被問題嚇著,相反地,我學會慢慢地、細細地、不預設立場地,去好奇當事人的生命故事,陪伴她/他探詢在種種為難、辛苦,甚至可怕的問題背後,所蘊藏的生命故事;透過外化,我看到小小的孩子,如何用自己的力量,面對大人的離去;渴望被愛、被重視的孩子,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被忽視的抗議;年輕的學子,如何在升學至上、分數唯一的學校和家庭中,努力生存、掙扎;是的,我的工作情境裡,會聽到許多辛苦、可怕,甚至讓人覺得恐懼的故事,過去的我,在還沒接觸敘事治療前,也覺得「生命怎麼這麼辛苦?人為什麼這麼辛苦?」特別是在921地震後,陪伴了許多受影響的人們,更感覺人的辛苦與無奈,然而,在接觸敘事治療、自己也深深地被敘事所幫忙、陪伴後,我開始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和感觸,現在,在我的工作與生活裡,我開始感受到「人是多麼不簡單,而人的生命與故事又是多麼美、多麼豐富。」


有了敘事的哲學觀,臨床的工作不再讓我覺得辛苦、疲憊,相反地,我在許多來談著的身上,看到生命的功課、挑戰,同時,更重要的是,我也看到了生命的美妙和靈魂的力量,這是我對敘事最感謝的地方,它為我開了一扇門,一扇窗,讓我看見不一樣的自己,不一樣的別人,聽見不一樣的故事、聲音,見證不一樣的力量,讓我學會看到別人和自己身上的不簡單,讓我懂得珍惜自己和別人的生命故事,讓我在面對人生挑戰時,懂得看到難題背後的意義及意義中深藏的力量;我想,每個人都想被珍惜與了解,沒有人想被否定、誤解,我很高興,透過敘事的學習,讓我懂得欣賞自己,珍惜自己,欣賞人們在面對挑戰的同時,所付出的努力與掙扎,也很感謝,透過敘事,讓我在醫療領域裡,不再只是看到診斷和症狀,而能將人與疾病、症狀、診斷分開來,看到真正的生命,真正的靈魂。


每個人都渴望美好的生活,沒有人想要自己的生活變得挑戰、困難,可以選擇的話,沒有人願意酗酒、用藥、染上毒癮,也沒有人想要沮喪、憂鬱,我們都想過有品質的生活,但身為人身,我們總會面臨挑戰,而我們面臨的挑戰、難題都不同,不同的生命故事,不同的掙扎,就是每個人獨特的生命與力量之所在。


Michael White 曾說,憂鬱是一種抗議,抗議我們生命中可能受到的不公平對待,熙琄老師也說,憂鬱是一種邀請,邀請我們去貼近自己,照顧自己,看到自己生命中的渴望;憂鬱不是可怕的事,它是生命的情感,它邀請我們回過頭來,觀照自己,靠近自己的渴望;感謝敘事,讓我看到憂鬱的可貴,看到憂鬱底下的故事,也學會不再害怕憂鬱、沮喪、焦慮,而懂得珍惜、欣賞每個情感底下蘊藏的寶藏。


人不等於問題,人如何面對問題、問題如何影響人,才是問題,敘事教會我將人與問題分開來,讓我看到真正的人,真正的生命,引領我進入不同的世界,讓我看到主流文化對人的影響,擴展我對生命的視野,讓我不再用疾病的角度看人,也不再將人看成無力、弱勢的,它提醒了我在與人們交談、互動、工作的每一刻,都努力去看到當事人的不簡單。


衷心感謝這一世與敘事的相遇,它讓我遇見自已,讓我與久違的自己、真正的自己重逢,豐富了我這一世的旅程,讓我有機會去陪伴、照顧自己,也讓我有機會、有能量去陪伴身邊需要被陪伴、被看到、被聽到的人,衷心期望有更多人知道敘事,認識敘事,感受敘事的美好,被敘事滋養、療癒、支持。


我這麼期盼著。




程子芸 臨床心理師 獨立工作者






~ 原文刊載於行政院人事局「公務人員網路諮商服務網」97年11月號電子報 ~

2010敘事初階課程即將展開~

這個週日,敘事初階課程就要開始了~


這是今年度第一個助人訓練課程
報名情況十分熱烈
也許是年初剛結束前一梯次的敘事課程大受好評
也許也剛好搭上後現代的學習風潮
所以這個團體十分受到大家的歡迎
(也許也可以從伙伴身上多瞭解一些課程吸引他們的原因...)


由於自己深受後現代和敘事的影響
衷心期盼伙伴們都可以從課程中認識敘事、也瞭解敘事的好
來不及報名的只好等待下一梯次的活動囉~
如果對本會活動或相關課程有任何意見也請讓我們知道
這樣我們才能多多開辦大家想要的課程喔  :)

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2010社區推廣系列團體課程開始報名囉~

2010社區推廣系列團體課程


        為了提供一般社會大眾一個自我成長的機會,本會將透過專業的師資與溫暖舒適的環境,陪伴大家共同成長。因此特別規劃以下團體課程,希望民眾能透過小小費用獲得大大成長!




【課程介紹】
   
   < 面對青春期風暴之家長支持團體 >
  •  講師:酆巧玲  心理師
  • 日期及時間:4/6、4/20、5/4、5/18、6/8、6/22、7/6、7/20,週二19:00-21:00。 
  • 青春期的孩子常令父母感到頭痛,不知該如何管教與相處。透過專業心理師的帶領,我們將協助父母重新思考自己的親職角色,學習適合的溝通與互動方式,和孩子一起渡過青春期風暴。
  • 對象:育有國、高中青春期子女之家長,4~8人。


  < 婆婆媽媽心靈補給站 >
  • 講師:酆巧玲 心理師
  • 日期及時間:4/13、4/27、5/11、5/25、6/1、6/15、6/29,週二10:00-12:00。 
  • 每天面對先生、孩子、家務…一成不變的生活令你煩心嗎?你又有多久沒有為自己留點時間和空間?
  • 我們將陪伴婆婆媽媽重新看見自己的價值,活出自己。
  • 對象:每天面對家庭挑戰的婆婆媽媽們,4~8人。


  < 甜蜜新娘~新嫁娘支持團體 >
  • 講師:郭若蘭 心理師
  • 日期及時間:4/8、5/13、6/10、7/8、8/12、9/9,週四19:00-21:00。 
  • 從決定要結婚的那一刻起,繁瑣的事務、各方的意見接踵而來,在要踏入婚姻殿堂的這條路上,我們陪伴你共同面對各項挑戰,重拾新嫁娘的喜悅。
  • 對象:準備進入婚姻的新嫁娘們,4~8人。


  <「另類生涯處境」塔羅隱喻系列工作坊 >
  • 講師:陳則茵 社工師
  • 日期及時間:6/17、6/24週四19:00-21:30,
                             7/4週日9:30-16:30。 
  • 我們以塔羅牌做為另類生涯探索的媒材,隱喻當下生涯處境、工作情境、職場關係對於我們生活影響與生命意義性,讓生命開展出豐富的可能性。
  • 6/17 「塔羅」生涯處境之夜
  • 6/24 自我生涯道路書寫及隱喻之夜
  • 7/4 生涯格局排列隱喻工作坊,(一)塔羅象徵運用(二)生涯格局排列
  • 對象:一般民眾,4~8人。


  <「擺盪在親密與孤獨之間的愛情」~未婚女性支持成長團體 >
  • 講師:劉菀玲 心理師、鍾依靜 心理師
  • 日期及時間: 5/11、5/25、6/15、6/29、7/13、7/27,週二19:00-21:00。 
  • 愛情必然是完全的親密嗎?你是否也在當中感受到深深的孤獨?那愛情應該是孤獨的嗎?為何你卻又感受到兩人間甜蜜的靠近?
  • 擺盪在愛情中的親蜜與孤獨,我們將透過專業心理師的帶領,陪伴你整理妳的愛情經驗,在愛裡重新獲得力量與真正的自由。
  • 對象:18~40歲未婚女性,6~15人。


【活動對象】一般大眾,符合各團體對象者皆可報名參加。


【活動地點】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及家庭關係促進協會(社家協會)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8號4樓


【報名注意事項】


1. 費用:單次500元/人,可單次報名單次繳費,一次繳清全額者享95折優惠。


2. 第一次報名需於開課前兩週完成報名繳費(名額有限,以先報名繳費者為優先),如未能開課,將全額退費。若繳費後因故無法參加,請務必於開課兩週前通知,本會將予以退費,唯酌收兩百元行政處理費;若未能於開課兩週前通知者,將不予以退費。


3. 每次上課需預繳下一次的課程費用,若人數不足則暫停課程,預繳之費用則保留至下次課程。若保留2次後因人數不足均未能開課,則退還預繳之費用。


4.如有疑問,請來電洽詢。




【報名方式】


1. 即日起接受報名,人數額滿為止(完成繳費者才算完成報名手續)。


2. 填寫報名表並e-mail至 tacf@twtacf.org.tw或傳真至(02)2735-4737「 社家協會」。(主旨:報名2010社區推廣系列團體課程)


3. 報名繳費請轉帳,轉帳戶名:社團法人台灣社區健康與家庭關係促進協會 (華南商業銀行008) 帳號:143-10-000733-4。


4. 轉帳後請將姓名與帳號後四碼以e-mail或電話方式告知。


5. 確認收到報名費後將以e-mail發送『報名完成通知』,如未收到請來信詢問或電洽02-2738-8415(社家協會)。若未能開課,亦將於上課前一週通知。




【報名表】


2010社區推廣系列團體課程 報名表


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日:


聯絡電話:


e-mail:


緊急聯絡人姓名:                                         關係:


緊急聯絡方式:


報名主題:


報名日期:


您從何處得知此活動訊息:


□協會網站 □公益資訊網 □朋友介紹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


請用一兩句話說說您對本課程的期待: